《水土保持通报》
近日,中国保险信息技术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官网公布了2018年保险公司服务评价结果,部分大中型保险公司占据榜首,外资保险公司排名靠后。
新年伊始,又到了各行业亮成绩单的时间。近日,中国保险信息技术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官网公布了2018年保险公司服务评价结果,部分大中型保险公司占据榜首,外资保险公司排名靠后。业内专家表示,外资险企的确存在国内市场份额占比较小等问题,在销售、服务等方面的局限性也较大,但其较高的长期保障与风险管理水平可为国内保险公司转型发展提供借鉴。
外资险企注重风险控制据介绍,2018年保险公司服务评价范围为除养老保险公司、农业保险公司、健康保险公司、政策性保险公司等特殊类型的保险公司之外,截至2017年12月31日开业满3个会计年度的财产保险公司和人身保险公司。
评价体系重点围绕消费者反映最强烈的销售、理赔、咨询、维权等方面的突出问题,结合行业实际,遵循“突出重点、先易后难、逐步完善”的原则,按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分别设定电话呼入人工接通率、理赔获赔率、投诉率等8类定量指标,并在此基础上对重要服务创新和重大负面事件分别进行加减分。
此次,保险公司服务评级按照得分从高到低依次分为A、B、C、D四大类,具体包括AAA、AA、A、BBB、BB、B、CCC、CC、C、D共10级。实际结果中AA为险企所获最好成绩。人身险公司中,平安人寿、太平洋人寿、太平人寿拿到了“AA”的评分;财险公司中,平安财险、太平洋财险、太平财险、人保财险同列“AA”。
引起市场关注的是在此次服务评价中,外资保险公司表现不佳,无论是财产险还是人身险,外资险企都排名垫底。业界普遍认为,这是外资险企“水土不服”的表现之一。
统计显示,截至2017年底,共有来自16个国家和地区的境外保险公司在我国设立了57家外资保险公司,下设各级分支机构1800多家,世界500强中的外国保险公司均已进入中国市场。
不过,进入中国后,外资险企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2017年,外资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2140.06亿元,市场份额5.85%。其中,外资财产险公司市场份额较低。在财产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中,外资财产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206.39亿元,市场份额1.96%。外资人寿保险公司市场份额相对较高。在人寿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中,外资寿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1933.66 亿元,市场份额7.43%。
某外资险企相关负责人表示,外资保险公司擅长于在成熟市场发展,更注重风险控制。“一些欧美市场的保险公司已经历了几轮金融危机,获取了充分的经验,在大类资产配置上也表现不俗。但相比国外,近几年中国保险市场仍是粗放式发展,跑马圈地的风格既令外资股东不适应,也有些担心。”
该人士表示,前几年外方股东对高管的考核并不集中于保费规模、收入等硬指标,而是一些更细化、更长期的方面。
不过,和中资保险公司广大的网点和分公司相比,外资险企在服务的广度上也有欠缺。专业化、合规理念值得借鉴尽管外资保险近年来表现并不出色,但业内专家认为,外资保险公司有许多经验值得中资公司学习,尤其在目前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背景下。“回归本源、保障为主”将成为未来发展的主流。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教授、保险研究室副主任朱俊生表示,近年来,由于产权的有效约束、股东的审慎经营理念、面向全球市场的统一业务标准等,大多数外资公司能够恪守保险经营的一般规律,较好发挥了保险的长期保障与风险管理功能,很大程度上为中资保险公司的转型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参照。
他表示,随着外资保险公司对中国保险市场渗透度的提升,其审慎经营理念的影响将逐步扩大,在长期保障业务发展方面的经验将会外溢,会促进中国保险市场的转型与高质量发展。
资深信托行业人士顾克伟此前表示,许多外资保险机构在国外发达市场积累了大量成功经验,特别在合规方面做得很好。未来,外资企业可以把更多合规经营理念、创新产品、优质服务带到中国,助推市场主体深化分工、提升专业化经营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