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通报》
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既受赐于自然,也受制于自然。地理环境作为人类繁衍生息的物质基石,一方面,它通过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及其技术系统等介质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社会、上层建筑;一方面直接影响民族性格,造成文化的差异。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水作为生命之源和自然环境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人类的起源、进化和文化创造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不同国家、地区和民族所彰显的不同文化特质,无不打着水影响和塑造的深刻烙印,正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
■何谓地域文化
要厘清水与地域文化的关系,有必要搞明白什么是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是以“历史地理学”为中心展开的文化探讨,其“地域”是文化形成的地理背景和约定俗成的历史区域。在中国,地域文化一般指特定区域内,在人与自然环境(如气候、地貌、水文、植被等)互动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虽然地域文化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但在一定阶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社会与自然的联系以劳动为介质。地理环境经由物质资料生产方式这一中介,给各民族、各国文化类型的铸就奠定了物质基石。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也就是说,人们在创造历史的过程中,离不开其所处的地理、历史环境和时空条件,否则人类的历史活动便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德国哲学大师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中将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归结为三个方面,即:对生产方式、经济生活发生作用,对社会关系、政治制度发生作用,对民族性格发生作用。为此,他还针对人类所处的地理环境的不同,划分出高原游牧文化、大河农耕文化、海洋工商文化等三大类型,并提出了著名的“温带文明发生论”。
事实上,地域文化的形成离不开两个主要因素,一个是自然环境,一个是人文环境或曰社会结构。正所谓“古今沿革,有时代性;山川浑厚,有民族性”(黄宾虹《九十杂述》)。中国自春秋战国以来形成的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如黄河流域的三秦文化、三晋文化、中州文化、齐鲁文化,长江流域形成的巴蜀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等,都是区域自然环境与人类文化在特定的时空内发展起来,是自然和人文共同作用下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人类文明样式离不开水环境的塑造
人类所繁衍生息的地球应该叫“水球”,因为水体面积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地球水由海洋水和陆地水两部分组成,且处于不断循环的动态平衡状态。水环境是指自然界中水的形成、分布和转化所处的空间环境,是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繁衍生息的水体。
在地理环境(包括气候、土壤、降水、地貌)诸要素中,气候对文明的造就具有决定意义。组成气候的要素是气温和降水。气候的不同,导致降水量及时空分布的差异,形成不同的水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至大。
关于文明产生的地理环境机制,一般认为,过于恶劣的自然环境制约了文明的产生和文化的进步,过于优越的环境又弱化了生发文明的动力,而只有相对适中的环境才能为文明的产生和进步创造出客观物质基础和主观进取机制。有学者将古代文明与气候划分对应起来,认为在寒带、温带、热带中,温带气候适中,具有良好的生产、生活条件,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蓝勇《中国历史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又有学者根据不同自然地理条件塑造出的不同文化样式,将整个世界划分为农耕文明区、游牧文明区、海洋文明区三大板块。
农耕文明,是指由农民在长期的农业生产中形成的思想观念、社会制度和风俗传统等方面的文化集合。农耕文明的发祥地处于江河水系发达的温带(北纬35°左右)上,比如尼罗河流域文明、两河流域文明、印度河流域文明、黄河流域文明,均处在这一狭长地带。黑格尔在《历史的哲学》中说,历史的真正舞台便是温带,当然是北温带,因为地球在那儿形成了一个大陆,正如希腊人所说,有一个广阔的胸膛。该区域光热丰富,雨水充沛,气候适宜,成为孕育农耕文明的温床,诞生了人类社会最早也是最为成熟的文明形态。相应地,由于农耕文化区具有定居稳定的特点,使大河—农耕文明显现出自给自足、稳定持重、安土重迁的文化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