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通报》
前言: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能源、原材料工业也得以大力发展,使我国进入了矿业、能源和原材料生产大国的行列。我国虽是一个矿产资源丰富的大国,但由于贫矿多、富矿少,加之由于技术的原因,许多伴生、共生矿产资源无法回收利用,综合利用少,采收率低,这就不可避免地产生大量的废石、废土,露天堆置;加之在选、洗矿过程中产生尾矿和污水,对矿区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本文针对某金属矿山建设期和运行期产生的水土流失状况,制定了防治措施方案,并给出具体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的施工方法。
1 金属矿山水土流失中植物措施防治现状及治理目标
1.1 金属矿山水土流失中植物措施防治现状
保护现有植被、开展植树造林是减少水土流失、恢复生态环境的最主要的治理措施。水土流失轻的区域往往是植物生长茂密的地区。当前在金属矿山水土流失的植物措施防治中,大多都是根据适地、适树、适草的原则,采取乔灌草搭配的方式进行水土流失治理。在具体选择时,一般选根系发达、生长迅速、耐干旱、耐贫瘠的树种或草种。由于金属矿山的建设及开采过程中会破坏地表植被,所以应及时恢复植被以减轻水土流失。对永久建筑物占地而言,在其周围进行植物绿化,既可以防止水土流失,又可以美化环境。对临时占用之地,在占用结束后要及时绿化。
1.2 防治目标
通过布设有针对性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使矿区工程建设和运行过程中新增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防治,使原水土流失情况得到基本治理,从而减少因新增水土流失所造成的危害,恢复并保护工程建设区以及矿区周边的水土保持设施,进一步改善矿区的生态环境,可以及时有效地改善矿区水土流失的状况,从而改善生态环境和周边居民生活环境。研究了植物措施在水土流失防治中的作用,针对某工程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实施效果进行了评价。使矿山的开采导致地表植被破坏,致使裸露的土壤及岩石易风化破碎,使其失去固结能力。当暴雨降至地表时,会使风化破碎的岩石和失去固结能力的土壤形成泥浆,造成水土流失的这种情况不再发生。
1.3 防治措施布设原则
针对该矿山建设和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水土流失情况,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控制因矿山建设与生产运行所产生的水土流失,使水土流失在短时间内减小到最低程度。因地制宜、因害设防、总体设计、全面布局、科学配置。贯穿预防为主的原则,优化工程布局,合理安排工程弃渣、弃土外运方案,减少工程对原地貌和植被的破坏。在矿山建设过程中规范施工单元工程界限,着重生态环境保护,及时建设临时性防护措施,并减少施工过程中的人为地表及地下扰动。防治措施布设应与主体工程密切配合,使整体相互协调。植物措施所需材料、选用品种应适合当地自然条件,并达到绿化美化效果。该矿区各工程建设区分配种植乔灌木时,应注意树木与建筑物和地下设施之间的距离,防止对建筑物及地下设施带来不利影响。
2 防治措施体系和总体布局
2.1 防治措施体系
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和该矿山工程建设的特点,根据施工建设产生水土流失的特点及造成危害的程度,依据分区治理,突出重点的原则,采取积极有效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将水土保持的植物措施和工程措施以及永久措施和临时措施有效结合起来,将具有水土保持功能主体工程中的分部工程纳入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中。在该矿山工程建设过程中,建构物施工、土方开挖回填等建设活动形成了大面积的裸露地表和裸露边坡;这些裸露区域是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区域。采取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相结合、临时工程与永久工程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体系。在矿山建设施工过程中设置临时拦水、排水措施,使矿山建设施工过程中的地表径流实现有序排放,降低施工过程中的水土流失。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采取边开挖取土、边土方回填的施工方式。
2.2 防治措施总体布局
该矿区建设工程水土流失类型为水力侵蚀,易产生水土流失的施工活动为土石方工程。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大量的土石方开挖、填筑、调运和堆置扰动了原地貌,破坏、占压了地表植被,破坏了原地表的水土保持功能,加剧了矿区的水土流失。按照水土保持的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根据水土流失防治分区,通过分析评价主体工程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分部工程的基础上。根据矿产资源开发特点,通过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将工程措施的控制作用充分发挥。为了保护宝贵的土地资源,在矿山建设开始施工时,首先采取表土剥离措施。采用推土机剥离表土,剥离的表土集中堆置在临时堆土场。在堆土场顶部设置截水型排水沟,避免降雨冲积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且利用工业场区中的排水系统排出。在工业场区空地上撒播种草,使得裸露的地表得到防护。废石堆场采用重力式挡渣墙,墙体纵向每隔2~3m设置排水孔,方便排水。挡渣墙高度依据现场地形和坡水流量计算而确定,墙高10m。植物措施主要是各功能区结合主体工程进行植树种草、绿化美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