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通报》
青藏高原素有“世界屋脊”和“地球第三极”之称,是我国乃至亚洲的江河源,是我国与东亚气候系统稳定的重要屏障,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平均海拔超过4km,面积257万km2,生态安全战略地位异常重要[1]。在特殊高寒环境下,近些年在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综合影响下,高海拔寒区冰川融水、融雪径流增加,雪线上升,季节性冻土解冻增加,土壤侵蚀加剧,给生产、生活、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日趋显现[2]。根据《西藏自治区水土保持规划(1995—2050)》成果,西藏自治区的水土流失面积为103.42万km2,占西藏自治区国土总面积的84.19%,从水土流失分布地域来看,最为严重的区域是拉萨、昌都、山南、日喀则等地的山地丘陵区,并以植被差、土层厚的沟道和泥石流、滑坡为特点的水土流失表现最为突出,土壤侵蚀模数可高达t/(km2·a)以上;水土流失较轻的是林芝、那曲等植被覆盖度较高的地区,土壤侵蚀模数也在1000~2500t/(km2·a)之间,若以中等侵蚀强度(3000t/(km2·a))计算,西藏自治区每年的土壤侵蚀量达3.亿t,相当于岩石30年的风化量,以此速度推算,到2050年,山地、丘陵区土壤厚度平均减少10~80mm,到那时,50%以上的山地将变成荒山秃岭、不毛之地[3]。因此西藏水土保持行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迫在眉睫。虽然西藏水土保持专业高等教育发展迅速,但起步晚,且区内能培养水土保持专业人才的单位数量有限。同时由于市场导向、社会需求和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脱节等一系列问题,水土保持专业人才的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矛盾越发明显。本文拟结合笔者在藏十多年的水土保持一线教育工作经验,对西藏水土保持人才培养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以期为探索当前水土保持人才培养提出参考性意见,也希望为西藏的水土保持建设事业培育用得上、留得住的专业队伍,为政府部门和西部大开发当好参谋。
1 水土保持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西藏区内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人才培养单位仅有西藏农牧学院和西藏职业技术学院两家,其中西藏农牧学院承担了区内水土保持人才的主要培养任务,拥有专科、本科和硕士的办学能力。西藏农牧学院水土保持本科专业2002年正式设立,硕士办学始于2012年,培养专业人才接近500余名,为西藏地方生态环境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在2007年以前,水土保持专业人才按照政府的统一分配,基本上分配至对口的水利、林业行业从事水土保持工作。但在2007年以后,西藏人才聘用接轨区外,采取统一招考加双向选择的模式。学生在就业时,一方面受招考政策的约束,很难直接进入对口行业;另一方面,学生在就业选择时,会优先考虑待遇好、职位受限度低的工作岗位,再加上不正确的就业观念,学生也不愿意走向对水土保持人才迫切需要的环评、水保方案编制的设计院、咨询公司等单位就业。因此在随后的十多年,水土保持行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矛盾凸显。学生学习的热情、扎实程度都收到了很大的影响,教师在对专业人才培养的理解上也出现了模糊不清的问题,导致学生培养质量有一定程度地下降。此外,地方政府与高校专业人才培养之间结合较差,缺乏合作联动机制。水土保持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未能积极主动跟地方政府主管单位联系,学生也缺少了解行业动态的机会,教师减少了服务地方水土保持工作的机会。而水土保持用人单位也因多方原因,不了解学校水土保持专业的发展状况,遇到问题时往往就直接跟内地相关单位接洽,导致各方资源的浪费和成本的上升。
2 水土保持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2.1 学生基础薄弱
西藏大部分高校的主要任务就是为西藏生态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基层专业人才,区内高校生源主要是以本地民族藏族为主。2002—2017年,西藏农牧学院水土保持专业招生生源中藏族学生的比例超过80%。区内学生受制于基础教育不扎实的影响,在接受高等教育时倍感吃力,带有理工科内容或性质的课程学习困难。这导致教师在课程讲述时,会大量删减部分授课内容,从而使得课程知识很难讲透。此外,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较强,记忆力好,但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学生们在学习中喜欢“记忆性”课程,以至于学生对数学之类的课程在考试中都会采取背诵的方式去应对。水土保持专业人才培养中涉及了《水力学》《水土保持工程学》《水工制图》等抽象思维性极强的专业课程,学生学习的效果往往较差,导致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存在一定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