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通报》
尽管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迅速,但对生态系统环境也带来了很多的破坏。自然资源消耗更加严重,破坏了生态系统平衡,影响了生物的多样性,同时降低了生态系统功能使其迅速下降,土地生产力也受到严重影响,生态环境正在恶化。随着中国人口的增长超出了环境的承受能力,土壤侵蚀变得更加严重,对生态环境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同时过去存在很多对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生态环境的破坏导致各种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直接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计,因此土壤的生态修复、生态系统的建设和水源的养护是必要且重要的。
1 生态修复的合理性
生态系统恢复实际上是在利用生态系统进行自我修复,调整和修复当前受损的环境,并使用人为手段来帮助生态系统实现自我修复和加速发展的能力[1]。从实际情况看,自然环境中生长的植物具有自我复制和轮换的作用。植物可以利用这种交替规律来不断改善功能并适应环境变化,提高植物生存能力,并使植物自我毁灭的能力得到保证。由于具有自我修复的性质,因此能够尽最大的能力在生态恢复过程中充分利用这种回收作用,促进植被恢复,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并促进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尽管中国的土地面积相对较大,但是由于开发和利用不合理,实际的开发过程会导致更严重的水土流失,这对中国的实际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当前,中国积极倡导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因此不可避免地需要有效控制水土流失,但是以前的水土保持措施已经无法实现,但由于其自身的不利因素,使其无法适应建设现代生态环境。因此,我们迫切需要找到一种更有效的方法来改善土壤侵蚀、水土流失等困境。
最近一些年,中国开始采取各种措施,主要是通过关闭山坡,并且强化植树和建立自然保护区等方式来改善水土流失,目前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这些措施主要利用生态自愈能力,使植被自愈,提高植被覆盖率并防止水土流失。同时根据相关研究,生态系统的恢复可以有效地增加土壤养分,从而提高土壤肥力。为了有效地控制水土流失问题,已采用生态系统恢复方法进行水土保持,以确保可以通过更低的成本来获得生态系统更好的改善。
2 实施生态修复的具体应用措施
2.1 加强生态修复宣传力度
为了可以有效地提高生态系统恢复的效率,有必要使人们认识到从意识形态角度来看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这意味着我们虽然深知生态修复技术可以达到良好的水土保持效果,但同时又与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兼容的。要逐步提高农民的投资积极性,为今后利用生态修复进行水土保持工作打下良好基础[2]。
2.2 加大生态修复技术的研究与创新
生态修复方法可以说在技术上来看是兼顾科学性和经济性的。目前,仍然有一些待续完善的技术领域需要攻克,因此要深入进行生态系统恢复技术的研究。为此,有关部门已经着手开展了深入研究,不断创新生态系统修复技术,不断强化生态系统修复的观念,全面提高生态系统修复的科学技术含量。为了确保生态修复技术的科学性和适当性,需要进行多角度和多方面的专门研究,以便能够对当地不同地区水土流失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3]。同时,生态恢复科学需要不断提高,这一技术将为中国生态系统的恢复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3 因地制宜采用生态修复技术
生态自我修复能力的使用主要取决于大自然的力量,因此自我修复之前需要一定的自然基础条件,不是所有地区都可以采用相同的生态修复方法。关键是要因地制宜选择正确的生态修复技术,将不同地区水土流失的实际状况与生态修复的潜力相结合。同时,要依靠人工支持,增强生态恢复能力,提高生态恢复的有效性。在生态系统恢复的过程中,不仅要因地制宜地运用生态系统恢复技术,而且要正确认识生态系统恢复与人工处理之间的关系,适当运用人工辅助技术,使人工技术可以与生态环境的自我恢复相结合,这样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2.4 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在林业生产以及农业生产过程中,进行生态自我修复是一场重大的变革。首先,我们应该从思想上出发,使人民群众认识传统的粗放型经营存在弊端,应该积极向精耕细作、集约经营的方向不断转变。同时,还应该使用综合的治理方式,在生态修复过程中要持续优化农业生产结构,这么做的主要目的是能够实现人民群众经济收益等问题的破题,确保能够保证最基本的收入以及稳定的生活条件,在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时,一定要对强调农民群体的收入不能降低,而且要提高农民群体的收入水平[4]。具体来说,在实施农业与林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如果需要封山,则应该选择在山脚下来发展农业,同时还需要种植一些可以收获一定经济利益的植被,要结合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对农业结构进行调整[5]。